九游会体育

坚持传统 守正创新 ——评大型舞蹈季播节目《新民族舞大会》 -九游会体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07 09:19
分享到微信

大型舞蹈季播节目《新民族舞大会》是中宣部2024年重点文化润疆项目,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舞蹈家协会联合创制。通过“民族 时尚”的舞蹈方式,从全国各地邀请56位舞者齐聚乌鲁木齐,完成41支舞蹈的训练、演绎,展现中国民族舞多元化的独特魅力。《新民族舞大会》以融合和创新的理念,探索各民族间相互交融的文化表达,以舞蹈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更加时尚、多元、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在充分展示舞蹈语汇表达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而体现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文化特征。

守正创新 传承历史经典

“对文化建设者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民族舞大会》以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传承经典为本,从“时光旋律、非遗精绝、经典舞蹈、文物起舞、电影记忆、传世诗词、惊艳跨界”七大主体、七大维度,以舞载文、再度创新,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族舞的丰富内涵。“电影记忆”是以经典电影为基础,用舞蹈作品的方式演绎经典剧目。舞蹈作品《阿娜尔罕》《芦笙恋歌》《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以经典电影人物为切入点,以多种舞蹈语汇和多维舞蹈结构的全新表现方式,将经典电影故事通过舞蹈语言表达呈现在舞台上,以期通过“多”(多种舞蹈语汇表达)与“一”(经典再现)为目标的结合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作品蕴含了中华文化连续性的基本特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有力的佐证。

民间舞蹈的艺术形态有着古老而悠长的传统,千百年来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流传至今,记录着各族人民的追求与向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舞蹈《阿娜尔罕》以维吾尔族舞蹈元素为本体结合西班牙舞蹈元素,将中西舞蹈元素中旋转、摆裙、柔手、跳跃融为一体。平移、旋转、大跳、对跳都是维吾尔族传统舞蹈中最为典型的动态元素,舞蹈整体延续了西域乐舞的动态元素。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载:“《龟兹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袖,绯布袴。舞者四人,红抹额,……。《疏勒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白丝布袴,锦襟褾。舞二人,白袄,锦袖,赤皮靴……。《康国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领。舞二人,绯袄,锦领袖,绿绫浑……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新唐书·西域上》中载:“龟兹,……俗善歌乐。……于阗,……人喜歌舞。”从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乐舞文化与当代新疆乐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塔吉克族舞蹈《冰山上的来客》以塔吉克族鹰舞元素为基础,将塔吉克族捕猎习俗融入舞蹈当中。在技巧处理上,双人舞的编排采用现代舞的编创手法其动作发力以肩为轴,进行发展变化。因此,舞蹈传承的连续性特征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厘清文艺创作元素中“源”与“流”的关系脉络,才能更好赋予舞蹈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时代表达,既坚守本根又与时俱进,实现民族舞蹈对民族精神的生动再现和守正创新的审美体验。

人民至上 彰显时代华章

“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最终目标。”《新民族舞大会》所呈现的作品是深扎人民沃土、彰显时代华章的民族舞蹈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在“电影记忆”和“经典舞蹈”板块中,舞蹈作品《阿娜尔罕》《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阿诗玛》打破时空记忆,用舞蹈的方式展示经典影片,充满时代气息。舞蹈《阿娜尔罕》用四种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角色体现出一个鲜活多样的阿娜尔罕,在舞蹈动律上将西班牙舞蹈风格元素与维吾尔族舞蹈中快速翻转元素结合,用肢体语言体现出中西文化的交流交融,这是新民族舞蹈大会舞蹈作品创新性的具体表达。在“经典舞蹈”的展示环节,表演者用当代化的审美激活民族舞的韵律探索新的起舞方式,如哈萨克族传统民族舞蹈《黑走马》在其创作过程中融入现代舞的动作元素,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人们将哈萨克族黑走马女子双手前后穿手折腕的舞蹈动态进行节奏的切换与拆分,在舞蹈元素运用中用现代舞的发力方式对接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元素,其中女子抬脚甩裙的动作是在男子抬脚转体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大胆的改编使其呈现出哈萨克族《黑走马》“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舞风文韵,打破了传统哈萨克族《黑走马》动态元素的表达方式,彰显了新时代哈萨克族青年人的果敢与热情。

塔塔尔舞蹈《吉尔拉》体现出塔塔尔人民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勇敢开放的性格特征,在重新创编的过程中保留了塔塔尔族传统舞蹈脚下跳踏的基本动律,将动作节奏与空间运用做改编,将现代舞与塔塔尔舞结合,将动作节奏进行拆分重复,在改编的基础上再整合,以新的舞蹈表达方式展示塔塔尔族舞蹈的文化特征,用新的视角展现塔塔尔族的时代风貌。

自信自立 绽放民族精神

“自信自立是主体精神独立、精神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自信才能自立,自立方能自强。中华文明成为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靠的是自信自立。”在“非遗传奇”和“文物起舞”两大板块中,编创以承载着各民族共同历史的记忆文物和文化遗产为主体进行创作。其中,“非遗传奇”板块是用舞蹈的方式探索传统非遗文化,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非遗舞蹈的创新演绎。如舞蹈作品《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由《玛纳斯》改编的舞蹈作品《高原诗人》以边弹、边唱、边跳的模式进行舞蹈的创作体现出中国古代“歌、舞、乐”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作品的开始与结尾环节运用“玛纳斯”的说唱艺术,舞蹈主体动律元素运用双耸肩、折腕、摆头等,体现出柯尔克孜族舞蹈最典型的风格特征。双人舞表演运用现代舞的表达方式,注重气息与力量的把控,从舞蹈作品局部变化的模式上完成该作品。舞蹈《声·生》是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非遗文化《木卡姆》。在整个舞蹈创作过程中,编者采用现代音乐与节奏模式表现传统木卡姆舞蹈,编者以情绪表达为主线将整个作品串联起来,并将多种表演手法集于一体,让大家了解、认识、传承《木卡姆》艺术。

在“文物起舞”板块中根据历史文物《天宫伎乐图》创作的舞蹈《伎乐入梦》以敦煌舞元素节奏点多、点碎的特点,保留了《天宫伎乐图》中的姿态造型,在节奏韵律上融入了新的元素,舞蹈整体画面感突出,视觉上由远及近仿佛从画面中走出,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意境感。

在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板块中最有感染力的作品是《丝路风华》,丝绸之路不仅是外交之路、贸易之路更是民族融合之路。舞蹈以汉唐舞蹈动态为基础结合龟兹乐舞以古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人为主线,将乐(琵琶)与舞结合再现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舞蹈分别以卖扇子的商人、卖丝绸的商人、卖乐器的商人、卖瓷器的商人为主要人物,在各自叫卖展示货物的过程中完成舞蹈,舞蹈节奏与身体呼吸律动采用流行舞的编排模式,甚至有卡顿节奏的加入,舞蹈元素保留了汉唐舞蹈中的基本手势拈花指、莲花手。

总之,我们从《新民族舞大会》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并非简单的重复再现,而是承前启后的推陈出新。持之以恒的创新让中华民族保持强大的凝聚力与生命力,持续增强自己的文明力量、提升自己的文明水准,从而以统一文明体的形式绵亘延长、恒久存续。”

舞蹈《冰山上的来客》
舞蹈《阿诗玛》
舞蹈《阿娜尔罕》
舞蹈《刘三姐》
舞蹈《巅峰时刻》
舞蹈《丝路风华》

张莉 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新疆昌吉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博士、副教授

(张 莉|编辑: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毛卫华)

【责任编辑:程慧海】
|
  • 地方频道:
  • 九游会体育的友情链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网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