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体育

以绿为底 湿地生金——我区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报道(三) -九游会体育

航拍镜头下的博斯腾湖湿地,金色繁茂的芦苇长满水面,迎风摇曳,满目金黄,令人陶醉。年磊 摄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环湖孕育着连片芦苇,芦苇年产量达20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

 >> 新疆新闻
 >> 新疆新闻
来源:石榴云    2022-11-20 19:30
来源:
2022-11-20 19: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水波荡漾,草木葱茏,水鸟蹁跹。新疆雪峰冰川孕育出的万千湿地,随着天山南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已成为野生动植物的乐园和展示新疆大美风光的窗口。

新疆各地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助保护,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湿地经济,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稳步发展,蓝绿满目、绿沁于心的湿地不仅是生态良好之地,更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着周边百姓福祉。

好风景“钱景”可期

11月中旬的北疆,雪落大地,万物凋敝。然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驻玛纳斯县兰州湾镇八家户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马瑜看来,眼前的村庄和湿地是一片沃土,“我们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打造立足八家户村独特资源优势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以乡村旅游推动强村富民。”

八家户村处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区域,公园的游客集散中心、观鸟台等就在该村范围内。近年来,湿地公园生态持续改善,游客纷至沓来,该村也依托湿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宜居宜业的旅游村落,旅游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郑磊介绍,近年来,该湿地公园在大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日益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配合周边乡镇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深度挖掘湿地旅游资源,带动兰州湾镇八家户村、广东地乡小海子村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田园综合体等业态发展,以景带村,努力打造一条集游、吃、住、购、学为一体的特色科普旅游线路。“我们最大限度将湿地的‘绿水青山’变成村民们致富的‘金山银山’,实现湿地资源优势的转化与延伸。”他说。

走进八家户村,乔家大院、河南老家、团结大院……一排排民宿、农家乐等各具特色,赏风光、观候鸟、品美食、摘果蔬、钓鲜鱼、住民宿、留乡愁成为八家户村的旅游名片。该村将周边湿地公园、小李庄生态园、游客集散基地串珠成链,打造成融合生态景观、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旅游业。

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是新疆众多湿地公园共同的做法。

  航拍乌伦古湖。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我们在加大科普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研学 生态’游。”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宜海说,福海县按照“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实施了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教育工程建设,其中投资4750万元建设的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馆,将集中展示阿勒泰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果,以及乌伦古湖生物多样性标本。现在,湿地公园正围绕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馆、环湖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研学游、生态游等。

芦苇摇曳富一方

初冬的博斯腾湖依然烟波浩淼,距离冰封雪冻还有一段时间,而湖边的博湖县的一些农牧民已有些急不可待了。

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席子木呼尔村村民吐逊江·热合曼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他在博斯腾湖苇区收割芦苇有20多年了。眼下,和不少当地农牧民一样,他正利用冬闲时间,检修冬季芦苇采割、拉运农机具,为冬季芦苇采收做准备。

航拍镜头下的博斯腾湖湿地,金色繁茂的芦苇长满水面,迎风摇曳,满目金黄,令人陶醉。年磊 摄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环湖孕育着连片芦苇,芦苇年产量达20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

对博斯腾湖的芦苇来说,数九寒天才是真正的收获季。“如果不及时采收芦苇,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来年新发的苇芽见不到阳光,幼苗就难以生长,同时,还消耗养分影响来年的芦苇长势。”博湖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艾尔登毕力克介绍。

在芦苇采收期,光博湖县每天就有500多台收割机、装载机和1000多辆运输车辆在作业。这些年,冬季采收拉运芦苇已成为湖区周边农牧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博湖县有2000多名农牧民加入到芦苇采收拉运队伍之中,预计今年芦苇采收期,人均增收1.3万元左右。

作为新疆各地湿地中最常见的植物之一,芦苇已成了湿地周边人们的一件宝——除了造纸,苇叶可以包粽子,苇茎可以制作芦苇工艺画,还可以防风固沙,苇根还是天然中草药。随着各地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不断落实合理利用措施,湿地资源正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鱼跃虾跳螃蟹肥

和乌伦古湖打了40年交道,福海县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皇林宝更喜欢现在的日子。

1982年初中毕业,皇林宝就来到当时的福海渔场上班,工作就是捕捞。“那时候,早上5点就要划船进湖打鱼,风吹日晒的,很辛苦。”他回忆,不光是辛苦,因为是靠天吃饭,产量、收入都很低。

  乌伦古湖草木葱茏,水鸟蹁跹。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供图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为确保乌伦古湖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多年前,福海县对乌伦古湖等天然水域实施禁渔期管理,在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捕捞,还通过封湖封育、增殖放流等手段对乌伦古湖进行保护,确保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这些年,乌伦古湖的鱼卖到了阿勒泰地区各县市,还卖到了乌鲁木齐市等地,“福海冷水鱼”的品牌越来越响亮,特别是随着当地旅游的发展,游客来福海县,鱼是必吃的,活鱼销售更加火爆。“乌伦古湖的鱼好吃,水质是关键。”皇林宝自豪地说。

如今,新疆各地纷纷利用湿地保护的良好环境,发展水产养殖,鱼、虾甚至螃蟹等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在紧邻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的兰州湾镇八家户村就有17个鱼塘,村民们还开始试养冷水鱼、虾、螃蟹等,该村生态渔业养殖基地通过科学调控、生态养殖,形成了一条集养殖、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该村还在开发垂钓等项目。有的养殖户承包了400多亩鱼塘,今年收入预计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任江)

【责任编辑:许聃】
|
  • 地方频道:
  • 九游会体育的友情链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网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