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体育

追寻功勋遗迹 汲取信仰力量——新疆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用红色基因开展干部教育活动 -九游会体育

这里走出了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还有一组数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来自可可托海;

 >> 新疆新闻
 >> 新疆新闻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9-29 14:15
来源:
2019-09-29 14: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追寻功勋遗迹 汲取信仰力量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一个叫海却没有海的内陆地区,蕴藏着一个值得深入探寻的地方——三号矿脉和众多曾经封尘多年的为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遗存。

这个深藏在额尔齐斯河上游深山中的小镇,当年因矿建镇,因矿成为一段深埋在人们记忆中难以忘却的历史。如今,矿山因为种种原因封存了,但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那段为祖国勇于担当的历史,已成为人们接受红色教育最好的载体。

据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副院长韩庆介绍,干部学院紧紧抓住可可托海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以现场情景教学、主题课、专题课为主要教学手段,将老一辈留下的那段难忘的历史功勋呈现在学员面前,成为追寻功勋遗迹,汲取信仰力量最直接的教育基地。

“我们开发了七个现场情景教学点,每一次都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与追捧。大家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汲取到的力量无比强大。我们还在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去年开始,我们又增加了读诗歌、悟精神课程,通过老一辈当年创作的诗歌等文学作品,深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韩庆说。

1、那段难忘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

1976年之前,可可托海属于保密单位,代号为“111矿”,外界对它知之甚少。

伊雷木湖畔,大山深处,藏着一座在地下136米花岗岩深处的水电站。轰隆隆的发电机声,至今仍在响着。这座开建于1956年的水电站,因为施工难度极大,竟然用了整整20年时间才建成,成为中国垂直最深、设计最全的水电站。

为了这座水电站的建设,国家抽调了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骨干,在机械极度匮乏,生产条件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在花岗岩山体上筑起了一座坝,打穿了一条洞,挖空了一座山,靠人力搬运了8000多万立方米的岩石,10万多吨水泥钢材、炸药等物资,数千名建设者为此献出了青春,50多名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大山里。

站在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的三号矿脉前,垂直350米、南北长达150米的巨大矿坑就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个早已被世界地质学界写进教科书里的矿脉,因为其中富含铍、锂、钽铌等86种稀有金属,成为全世界地质和矿产学者心里的向往,被亲切地称为“中华聚宝盆”。

早在20世纪初,苏联独营可可托海珍稀矿产的历史,因新中国的成立于1950年3月27日结束。此后几年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营企业,迈出了新中国中外合营的第一步。1955年1月1日,按照两国政府公报,所有企业移交中国,开启了可可托海最辉煌的一段红色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外部压力巨大,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维护国家独立与尊严。多民族建设者筚路蓝缕,开发矿山,稀有金属矿藏从可可托海三号矿脉源源不断地注入国防军工体系,成为铸造大国重器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别小看这个矿脉,20世纪中叶,在国家内外交困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可可托海建设者用火一样的激情,忠诚于党、爱国担当,靠着双手,从矿脉里挖出了中国当时最需要的稀有金属矿产,为助推“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偿还苏联外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选矿厂里,一批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在封闭的环境和简陋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大胆创新,探索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选矿工艺,为新中国的有色金属和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走出了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还有一组数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来自可可托海;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所使用的铯也来自可可托海……

成就的背后是付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可可托海精神由此筑就。它是在特殊年代用特殊方式铸就的,是红色基因在金山大地上的生动写照,是一代又一代可可托海建设者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传承、实践的核心价值观的总概括。

“每次我带着学员来到这些现场情景教学点进行讲课时,都忍不住要流下眼泪。我的父辈就是当年的建设者,作为矿三代,这些情景历历在目,讲他们的故事,就像在讲我自己家的故事一样。可可托海的稀有金属无论是储量、质量还是种类,都是世界少有。更感人的是几十年间筑就的可可托海精神,它是我们永远要继承和发扬的宝藏,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付静说。

2、新时代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当前,社会稳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新时代更需要各族党员干部弘扬好可可托海精神,凝聚起建设美丽和谐幸福中国的强大力量。我们干部学院就是想通过丰富的红色遗迹,将其变成各族干部学习和弘扬可可托海精神的‘实境课堂’,让各级各族党员干部身临其境,实地学习可可托海老一辈建设者胸怀祖国、勇于担当的崇高境界,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创业态度,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带头围绕中心、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担当作为。”韩庆说。

为了做好这项重要的教育工作,2015年以来,阿勒泰地委坚持以一流的标准打造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主阵地,成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践课堂,成为党员干部精神补钙、灵魂净化、固根守魂的信仰信念讲堂。他们四处寻找当年的建设者,搜集各种历史档案。同时,一场以可可托海精神内涵为主要研讨内容的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2017年10月9日,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正式挂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干部学院迅速成为新疆党性教育主阵地和全国党性教育特色地。五大教学板块、10种教学模式,41位矿工授课团由此诞生。

五种教学形式包括专题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激情教学、案例式教学。其中,专题教学以《可可托海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团结进步,共建各民族共同的家园》为核心课程;现场教学包括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三号矿脉、“八七”选厂、地下水电站等7个教学点;音像教学以观看《国家宝藏》《大山深处的坚守》《横空出世》等三部影片为重点;激情教学重点以观看欣赏音乐诗话《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主。

“可可托海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敢于担当、坚韧不拔、开拓创造的风采。可可托海精神是红色基因在新疆大地上的生动写照,是国家、社会和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可可托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荣辱与共的奋斗史,也是可可托海人艰苦创业、立志复兴、报效祖国的创业史。”韩庆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我们更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3、可可托海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4月18日,新疆干部学院干部职工党性教育第四期培训班来到可可托海干部学院。3天的培训,让这些从事干部教育的职工深受教育与震撼。学员苏毕努尔深情地说:“通过在可可托海的学习培训,我非常受教育。那么艰苦的岁月里,老一辈建设者凭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凭着为祖国担当的责任意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力量。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一定要很好地传承这种红色基因,让可可托海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动力,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工作,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阿勒泰市中青年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们参观了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看这张照片,大家看出来了吗,这是老一辈矿工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走进地质陈列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块块稀有矿石,在付静的引领下,现场的每一位学员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苦难和辉煌交织的历史岁月。“这种几十年如一日,以苦为乐的精神,直到今日仍然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需要学习的精神。”阿勒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范军感慨道。

顺着阿勒泰市委组织部干部阿热阿依·马合提手指的方向,学员们看到了矿山顶的白房子。“你们看,那里原先是可可托海镇电视台发射机房,我的母亲曾经就在那工作过,父亲每天会骑着自行车载母亲回家。这里有我父母爱情的回忆……”作为矿三代的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曾经亲眼见证过的历史。

“翻着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宣传手册,我看到了爷爷和很多熟悉的老人。过去只是从父辈们的闲谈中了解过去的故事,这次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才真正感受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感谢可可托海干部学院,让我有机会这样详细全面地了解到自己家乡的历史!”阿热阿依说。

多次前来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润为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这就是中国红色文化。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精神形式,是鲜活的党性教育好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正是秉承“利用好可可托海红色资源、发扬好可可托海红色传统、传承好可可托海红色基因”这一主旨,为阿勒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乃至全国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记者 王瑟)

(王瑟)

【责任编辑:蔡东海】
|
  • 地方频道:
  • 九游会体育的友情链接: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号
  •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网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九游会俱乐部的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
")); //]]>
网站地图